河内恒星形成的观测研究,射电天文仪器和技术,天体化学和光谱学,脉冲星搜索及快速射电暴,数据分析算法
李菂,男,1972年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星际介质演化及恒星形成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FAST首席科学家。
简历:
1995年6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
2002年2月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天文系,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分别在美国哈佛-史密松天体物理中心做天文学者、在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员。
2008年起担任国家大科学工程FAST项目科学家(兼职)。
2012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星际介质演化及恒星形成研究团组首席科学家、射电天文研究部首席科学家。
2018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首席科学家。
社会任职:
2016-今 突破基金会聆听计划(The Breakthrough Listen Initiative),咨询委员
2015-2018 中国科学院重大装置用户指导委员会,成员
2014-今 中澳天文联合中心(ACAMAR)科学委员会,委员
2015-2016 平方公里阵SKA科学委员会 “生命摇篮”课题组组长
2012-2014 澳大利亚国家望远镜设备筹划指导委员(ATNF Steering commitee)
学术期刊兼职:
天文学报 编委;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编委;
中国科学 青年编委;《Frontiers of Physics》编委
个人荣誉:
2005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学者奖(被获奖信称作“经全国遴选具有杰出科研能力的博士后学者”)
2010年获美国宇航局优秀团队奖(唯一中国籍科学家“对关键硬件的成功开发有杰出贡献”)
201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项目资助
2017年度作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获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代表性工作:
主要从事天体物理及空间科学方面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期刊,包括《Nature》、《Science》等,总计330余篇,申请专利授权4项。先后承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项。
创建中性氢窄线自吸收(HINSA)的观测方法,在天文学中首次确立分子云中的原子丰度;发展了原子丰度时变模型,给出了恒星形成的时标上限和银河星际低能宇宙线的强度;首次成功测量HINSA塞曼效应,推进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难题之一的“磁通量”问题,以《自然》封面文章形式发表。首次发现星际分子氧气(第二作者),受到PASP特约综述文章高度评价;合作发现冷云边缘的热分子氢,被《自然》杂志评为天文方面的亮点成果。将傅里叶变换应用于辐射SED求逆计算,发展的新算法成功逆解尘埃辐射积分方程求温度分布,得到PASP综述文章高度评价,被称作是“天文普遍求逆问题的优秀解法之一”。多波段系统研究大质量致密核,取得大质量星区的初始物理和化学条件,发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系列论文。因对Herschel空间望远镜差分接收机的杰出贡献获美国宇航局优秀团队奖成员;参与发现大颗粒尘埃,得到《科学美国人》等报导。提出和参与搭建FAST第一套接收机及第一套谱线终端,提出和主持实现了世界首创的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模式,提高FAST巡天效率3倍以上。领导发现FAST第一颗新脉冲星、第一例新快速射电暴、主导发表FAST第一篇谱线探测论文、第一篇FAST新发现脉冲星系统计时论文等。利用FAST获取世界最大的快速射电暴脉冲样本,成果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1. Yi Feng, Di Li, Yuan-Pei Yang, Yongkun Zhang, Weiwei Zhu, Bing Zhang, Wenbin Lu, Pei Wang, Shi Dai, Ryan S. Lynch, et al. Frequency-dependent polarization of repeating fast radio bursts-implications for their origin. Science, 2022, Vol. 375, Issue 6586, pp. 1266-1270
2. T.-C. Ching, D. Li, C. Heiles, Z.-Y. Li, L. Qian, Y.L. Yue, J. Tang, S. H. Jiao, Nature, 2022, Vol. 601, Issue 7891, p. 49-52
3. Pei Wang, Di Li, Colin J. Clark, Pablo M. Saz Parkinson, Xian Hou, Weiwei Zhu, Lei Qian, Youling Yue, Zhichen Pan, et al. Science China 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21, Volume 64, Issue 12, article id.129562, 7 pp.
4. D. Li, P. Wang, W. W. Zhu, B. Zhang, X. X. Zhang, R. Duan, Y. K. Zhang, Y. Feng, N. Y. Tang, S. Chatterjee, et al. Nature, 2021, Volume 598, Issue 7880, p.267-271
5. Jumei Yao, Weiwei Zhu, Richard N. Manchester, William A. Coles, Di Li, Na Wang, Michael Kramer, Daniel R. Stinebring, Yi Feng, Wenming Yan, et al. Nature Astronomy, 2021, Volume 5, p. 788-795
6. Di Li, Pei Wang, Lei Qian, Marko Krco, Peng Jiang, Youling Yue, Chenjin Jin, Yan Zhu, Zhichen Pan, Rendong Nan, Alex Dunning, IEEE Microwave Magazine, 2018, Volume 19, Issue 3, pp.112-119
7. Di Li, Ningyu Tang, Hiep Nguyen, J. R. Dawson, Carl Heiles, Duo Xu, Zhichen Pan, Paul F. Goldsmith, Steven J. Gibson, Claire E. Murray, et al.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Supplement Series, 2018, Volume 235, Issue 1, article id. 1, 15 pp.
8. Rendong Nan, Di Li, Chengjin Jin, Qiming Wang, Lichun Zhu, Wenbai Zhu, Haiyan Zhang, Youling Yue, Lei Qi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D, 2011, Volume 20, Issue 06, pp. 989-1024
9. D. Li, P. F. Goldsmith, K. Mente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Volume 587, Issue 1, pp. 262-277
10. D. Li, P. F. Goldsmith,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2003, Volume 585, Issue 2, pp. 82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