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1日 星期二
获奖
获奖时间 获奖类别 获奖名称 完成人(主要参加者)
2017 贵州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大芯数、超稳定、弯曲可动光缆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潘高峰(1)、刘聘、朱文白(3)、林中、刘鸿飞(5)、祁庆庆、戚卫
2017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研究集体 南仁东(1)、严俊(2)、郑晓年(3)、彭勃(4)、李菂(6)、张蜀新(7)、杨世模(8)、李颀(9)、王启明(10)、朱博勤(11)、朱文白(12)、孙才红(13)、朱丽春(14)、金乘进(15)、朱明(16)、张海燕(17)
2016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嫦娥三号工程 严俊(5)、李春来(9)、邹永廖(15)
2016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超大空间结构工程创新与实践 南仁东、朱忠义、朱万旭、王启明、姜鹏、郭正兴、钱宏亮、张琳、高继领、韦福堂、刘传佳、王哲、古学东、吴文平、赵保庆
2016 广西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500MPa应力幅耐疲劳高精度索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朱万旭、姜鹏(2)、黄颖、南仁东(4)、王启明(5)、张国强、雷欢
2015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元素核合成中的关键科学问题研究 柳卫平、李志宏、郭冰、何建军、施建荣(5)、王友宝
2015 广西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伽玛射线暴及其余辉的辐射成份和物理起源 梁恩维、陆睿静、张冰、吕候军、辛立平(5)、魏建彦(6)
2014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星地融合广域高精度位置服务关键技术 施浒立(5)
2014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太阳大气磁场重建与结构研究 颜毅华、王华宁、邓元勇、王蜀娟
2014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大视场多色巡天 周旭、蒋兆基、马骏、朱进、商朝晖、王嘉力
2014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嫦娥三号和玉兔软着陆的VLBI实时精密测定轨和月面定位 朱新颖(8)
2013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城市室内外无缝高精度定位导航关键技术与应用 施浒立(3)
2013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奖 星地一体室内外无缝位置服务平台与应用 施浒立(4)
2013 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阿根廷San Juan站卫星激光测距系统的设计、集成与实现 刘卫东(2)、韩延本(6)
2013 中国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基于移动通信广播网络的高精度位置服务关键技术与应用 施浒立(5)
2012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嫦娥二号工程 严俊(4)、李春来(9)、刘晓群(10)、刘建军(36)、刘建忠(50)
2010 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转发式导航卫星测定轨方法与技术 施浒立(2)、艾国祥(3)
2010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我国第一个海外高精度人卫激光测距站成功建立 韩延本、王谭强、刘卫东、瞿锋、邓建、尹志强
2010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太阳活动区磁场研究 张洪起、包曙东、刘煜、王海民
2010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近邻星系的多波段观测性质 吴宏、夏晓阳、邵正义、曹晨、郝彩娜、邓祖淦
2009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研究 汪景琇
2009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绕月探测工程 欧阳自远(4)、李春来(9)、邹永廖(23)、张洪波(42)
2008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通过恒星丰度探索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 赵刚、陈玉琴、张华伟、施建荣、梁艳春
2008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应用于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精密测轨 张洪波(10)
2006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银河系磁场的研究 韩金林(1)
2005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银河系磁场的研究 韩金林(1)
2003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通过恒星丰度探索银河系化学演化的研究 赵刚(1)、陈玉琴(2)、邱红梅、梁艳春(4)、施建荣(6)
200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太阳射电宽带动态频谱仪 傅其骏(1)、姬慧荣(2)、秦志海(3)、徐之材(4)、夏志国(5)、吴洪敖(6)、刘玉英(7)、颜毅华(8)、黄光力(9)、陈志军(10)、金振宇(11)、姚骑均(12)
2002 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太阳磁场结构和演化的研究 汪景琇(1)、张军(2)、史忠先(3)
2002 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星系相互作用和并合过程与星系形成和演化关系的多波段观测和研究 吴宏(2)、邹振隆(4)、薛随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