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国家天文台举办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6月21日,国家天文台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台多功能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学位委员会主席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汪景琇,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汪洪岩,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纪委书记欧云等,与毕业生代表、导师及学位委员代表,毕业生家属代表,及北京大学天文系,清华大学天文系,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天文馆等兄弟单位的特邀嘉宾共同见证了75位毕业生的庄严时刻。近百位导师、研究生及毕业生家属通过线上方式观看了典礼活动。副台长赵公博主持仪式。刘继峰首先代表国家天文台向顺利完成学业的毕业生表示祝贺,向毕业生的导师和亲友表示感谢。他对所有毕业生们寄语,希望同学们在人生下一个征途做好规划,合理分配时间;脚踏实地,通过实干让自己立足于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实现国台人科技报国的责任与理想。博士毕业生代表牛佳瑞、硕士毕业生代表邵务俊和本科毕业生代表牛牧童同学依次发表毕业感言。回顾了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和国家天文台几年学习生涯的宝贵经历,分享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友谊和情谊,感谢国家天文台为大家提供的一流的科研平台、良好的科研和人文环境,积累了人生的宝贵财富。国家天文台台优秀校友、美国犹他大学天文系副主任郑政教授分享他的学习和成长经历。回顾了二十多年前在台读研究生的经历,感慨国家天文台为大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对他未来的科研生涯和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寄语同学们:勿囿于成见,要勇于求索;无论选择的职业是什么,永远保持一份好奇心。赵景昆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表感言,表达了导师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子们的祝福与期望。作为兄弟单位代表,清华大学天文系副系主任蔡峥教授应邀致辞,对同学们表达了殷殷祝福。典礼上,汪洪岩书记为获得2024年度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优秀毕业生的牛佳瑞、杨勇、张永坤以及本科优秀毕业生李卓衡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武向平院士宣读了学位授予决定,他向获得学位的75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和辛勤付出的导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敬意。台学位委员会委员为毕业生们依次扶正流苏,完成学位授予的庄严时刻。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特别是不远千里来参加家人毕业典礼的亲友们,更是深感欣慰、与有荣焉。毕业典礼在《我相信》的合唱中落下帷幕。
    2024-06-30
  • 国家天文台党委召开“学党纪·铭初心”纪念建党103周年大会
    新党员入党宣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汪洪岩、新党员代表为老党员颁发纪念章、献花为落实侯建国同志在专题党课上提出的有关要求,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党纪学习教育有效融合,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作了题为《LAMOST的开拓和创新——建设历程》的报告。7月1日,国家天文台党委召开“学党纪·铭初心”庆祝建党103周年大会。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同志专题党课精神,为“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颁授纪念章,并邀请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崔向群院士作了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报告。“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代表、台领导班子、党委纪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新党员代表及民主党派、群团组织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全台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学生在线参加了报告会。会议由副台长、党委委员姜鹏同志主持。会议现场会上,新党员进行了入党宣誓,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党委书记汪洪岩为老党员代表颁发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新党员代表向老党员敬献了鲜花,大家用经久不息的掌声向老党员致以崇高敬意。新党员入党宣誓、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汪洪岩、新党员代表为老党员颁发纪念章、献花为落实侯建国同志在专题党课上提出的有关要求,将弘扬科学家精神与党纪学习教育有效融合,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作了题为《LAMOST的开拓和创新——建设历程》的报告。崔向群院士从“前瞻的科学目标、概念创新、项目立项、攻克大型望远镜和仪器前沿新技术挑战、科学和技术成就”等5个方面系统阐述了LAMOST的建设历程和科技成就,讲述了老一辈科学家高瞻远瞩、科学谋划天文布局,集智攻关、同舟共济建设出LAMOST这一重大科学工程,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培养出新一代LAMOST人并取得丰硕的科学成果。崔向群院士还交流了参加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号召全体科研人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投身新时代天文科技创新实践,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天文科技强国努力奋斗。崔向群院士作专题报告
    2024-07-04
  • 银盘翘曲的“时光动画” 揭示出银河系暗物质晕形状
     近日,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导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团队基于国家天文台负责运行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以及欧空局的Gaia卫星数据,首创了“时光动画”(motion picture)新方法,利用不同年龄的造父变星样本直接测量出银盘翘曲的进动方向和速率。基于此,研究团队揭示出当前银河系的暗物质晕形状为接近球形的扁椭球。在近邻宇宙中,大多数的盘状星系其实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盘,而是在外区表现出像薯片一样的弯曲状态,天文学家称之为翘曲(warp)。银河系作为一个典型的盘状星系,也不例外地表现出翘曲特征。通常认为,翘曲的起源是外盘物质的旋转平面偏离了包裹它的暗物质晕的对称平面。这样一个倾斜的转动银盘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必然会受到暗物质晕施加的引力矩产生进动。然而,翘曲的进动速度这一重要动力学参数,无论是方向和速率的测量都存在巨大的争论,原因是之前的测量都是依赖运动学的间接方法,其使用的示踪天体会因动力学扰动或加热效应而影响其测量的准确度与精度。图1:左图:旋转的陀螺在重力力矩下产生进动;右图:类比陀螺,银盘翘曲在暗物质晕的力矩下“翩翩起舞(进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侯开元、董占勋制作的艺术想象图)这项研究利用Gaia发现的2600颗年轻经典造父变星作为银河系翘曲的示踪天体,并结合LAMOST数据精确测量了这2600颗经典造父变星的距离和年龄,首创了“时光动画”方法,精确描绘了距今2.5亿年间不同年龄切片的银盘三维结构。通过动画“放映”方式,该研究清晰地揭示了银盘翘曲的演化过程,发现翘曲沿着逆太阳旋转方向以2 km/s/kpc(即每百万年0.12度)的速率进动。进一步的精细测量显示,随着造父变星样本离银心距离的增加,翘曲的进动速率逐渐减小。无论翘曲如何起源,其进动速率和方向都由银河系内盘与暗物质晕共同决定。在扣除银河系内盘的贡献后,研究团队发现,当前包裹翘曲的银河系暗物质晕呈现出略微偏离球形的扁椭球形状(椭球等势面长短轴之比q值在0.84到0.96之间),目前只有这一形状才能解释翘曲的剩余进动大小。该结果为研究银河系暗物质晕的演化提供了重要锚点。图2:不同年龄切片的造父变星构建的银盘三维结构以及翘曲节点线随样本年龄的变化(斜率即为翘曲进动速率)该研究成果得到了两位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时光动画’是一项新颖且深具说服力的方法,并首次精确测定出进动的方向和速率”(“the‘motion picture’ approach to measuring theprecession rate is novel and convincing” from Referee #1; “as far as I amawar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warp is constrained to precess inretrograde direction, and its precession rate is accurately measured” fromReferee #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黄样副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华伟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沈俊太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研究生冯齐康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项研究还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圣母大学多家机构的其他天文学家。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4-02309-5
    2024-07-01
  • 中国科学院举行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接收活动
     2024年6月28日,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接收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将国家航天局移交的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正式交接给国家天文台,并向国家天文台台长刘继峰颁发了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责任状。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局长朱俊强主持接收活动。丁赤飚代表院党组向参与探月工程及嫦娥六号任务的中国科学院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向国家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强调,嫦娥六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实现了人类探索月球的一大壮举,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既是国家赋予中国科学院的荣誉和信任,也是责任和重托。丁赤飚表示,希望全院各有关单位和参与人员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精心组织开展好月球样品管理与科学研究,要牢牢把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深化协同攻关、合作共赢;坚定创新自信,立志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瞄准科学目标,高质量实现月球样品保护利用,不断产出重大科学成果,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国科学院是我国实施探月工程的重要科技力量。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任务,中国科学院负责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方案的论证,承担了地面应用系统、有效载荷分系统、甚长基线干涉(VLBI)测轨分系统和多项关键配套产品的研制任务,并牵头组织科学研究工作。探月工程立项以来,中国科学院不但圆满完成了历次任务,而且取得了一大批原创科学成果和技术突破。后续,中国科学院将认真做好月球样品的存储、制备和处理,继续以月球样品研究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合作交流,夯实各类科研和学术交流平台,广泛汇聚科研力量,加快实现原始创新重大成果产出。中国科学院参与嫦娥六号任务的科学家代表、中国科学院机关相关部门和院属相关单位负责人、月球样品转运单位负责人以及部分新闻媒体参加了活动。
    2024-06-28
  • 中国天眼FAST寻获两颗球状星团长周期脉冲星
    球状星团是一种受自引力束缚的高密度恒星集群,其演化年龄一般超过百亿年,是宇宙中最古老的天体系统之一。球状星团中的恒星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存在着大量脉冲星,通过了解其性质,可获取球状星团的动力学演化过程、星族合成路径等信息。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其历史性高灵敏度可对球状星团开展最深的射电脉冲星搜寻和观测研究。目前在银河系内41个球状星团中已发现的317颗脉冲星中,大多都是自转周期在数十毫秒范围内的毫秒脉冲星,其中179颗处于双星系统。一个可能的物理图像是,由于球状星团恒星密度大,碰撞率高,脉冲星很容易捕获到伴星,并从双星吸积过程中加速转动,通过“再循环”过程,最终形成观测到的大量毫秒脉冲星。在观测上,之前在球状星团中仅发现了两例周期在秒量级的脉冲星,因此在球状星团中是否存在另外的脉冲星演化路径在观测上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为了弄清这个问题,之江实验室天文计算研究中心的周登科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副研究员等人通过发展快速折叠搜索方案,系统分析了FAST公开观测数据,在球状星团M15中发现了两颗长周期脉冲星,分别是自转周期约为1.9秒的M15K和自转周期约为3.9秒的M15L。其中M15L刷新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周期记录,成为目前球状星团中已知周期最长的脉冲星。团队发现这两颗脉冲星在周期-周期导数图上的位置仍位于自旋加速线(spin-up line)的下方,这条线是脉冲星通过吸积所能加速的上限。这两颗脉冲星位于自旋加速线的下方,说明它们在早期也可能处于双星系统中,并经历了短暂的吸积过程,随后就与其他天体相遇并被破坏了双星系统,从而导致失去伴星后的脉冲星逐渐演化成了长周期脉冲星。另一条证据是它们相对强的磁场,脉冲星在吸积过程中可能会弱化其磁场,所以新发现的两颗长周期脉冲星的强磁场也进一步佐证了它们仅仅经历了短暂的吸积过程。论文通讯作者、FAST首席科学家李菂表示:“这一发现揭示了球状星团脉冲星的一种新的演化路径。FAST正在系统性的改变我们对于球状星团脉冲星的认识。”脉冲星领域权威Richard Manchester教授评价“这篇重要论文彰显了FAST高灵敏度。毫无疑问,我们可期待进一步重要探测,不仅仅是球状星团脉冲星,还有银河系或其他星系中其他有趣脉冲星”(This important paper highlights the great sensitivity of the FAST. We can no doubt expect further important detections, not only of globular-cluster pulsars, but also of other interesting pulsars in our Galaxy or even in other galaxies)。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评价“由该成果可期望更多类似发现,最终填补球状星团中脉冲星族群的空白,对于理解球状星团中脉冲星形成过程和相互作用至关重要”(If they are harbingers of more such discoveries, we may finally fill in the missing pieces of the pulsar population in globular clusters. This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dynamic interactions of pulsars in globular clusters)。这一突破性发现于2024年4月18日在线发表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SCIENCE CHINA 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这项工作由之江实验室和国家天文台合作共同完成,王培和李菂为论文通讯作者。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1433-023-2362-xArtwork by © OPENVERSE
    2024-04-30
  • 国家天文台发现高效提取宇宙学信息新途径
    在目前的精确宇宙学时代,大规模星系红移巡天是探索宇宙的利器。通过测量大量遥远天体的光谱,我们可以利用红移巡天获取宇宙不同演化时期的密度场。星系密度场中包含重要的星系成团性信息,具体体现在星系的两点及多点关联函数中。星系的多点关联函数与两点关联函数高度互补,对研究暗能量、暗物质及引力性质至关重要。但由于多点关联函数的复杂性,对其测量和建模都具有一定挑战性,因此在宇宙学应用中存在瓶颈。国家天文台星系巡天宇宙学科研团组与国际同行经过多年深入合作研究,发展了一整套从星系两点关联函数中提取多点关联函数的新方法。课题组基于星系密度场重构技术,通过把重构前和重构后密度场有机结合的方式,准确、高效地提取了大部分三点和四点关联函数信息,为基于DESI,PFS和中国空间站巡天等下一代大型星系巡天开展宇宙学前沿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于北京时间4月19日发表于国际科学期刊《自然》子刊《通讯物理》(Yuting Wang, Gong-Bo Zhao et al, 2024, Communications Physics 7, 130)。论文第一作者为国家天文台王钰婷副研究员,第一通讯作者为赵公博研究员。本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及中国科学院的资助。论文地址: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5-024-01624-7
    2024-04-19
  • 国家天文台科研团队揭秘快速射电暴随机时空行为
    快速射电暴(FastRadioBursts,简称FRBs)是一种来自宇宙深处短暂而强烈的无线电波爆发,在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内能够释放巨大的能量,足够驱动人类社会万亿年。自2007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快速射电暴以来,它就因其神秘和强大吸引了全世界科学家的注意,并在2023年获得了邵逸夫天文学奖。但是,至今为止,我们还不知道这些强大的能量是如何产生的,解开这样的谜题可能会帮助我们在天文学甚至基础物理学上取得重大突破。尽管现在还不能确切知道快速射电暴具体是如何发出的,但猜测源头是某种蕴含着极高能量密度的所谓致密天体,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我们知道中子星的信号会像灯塔一样,规律地扫过地球,非常稳定。如果快速射电暴也是由这样的天体发射出来的,那么能否看到规律出现的快速射电暴信号呢?非常遗憾地是,在过往的诸多研究中,寻找快速射电暴在毫秒到秒量级的周期的所有努力都失败了。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考虑快速射电暴的发射方式。天体也存在不可预测、看似混乱的能量释放过程,例如星震和地震。致密天体,特别是具有极端磁场的磁星,其星震被认为是快速射电暴的可能触发机制。地震混乱不可预测,但是并非完全随机。在一次非常强的地震事件发生后,常常会伴随着更多的相对弱小的余震。这说明地震发生的时间和能量是有关联的,不是完全随机的。以往进行的周期搜索无法揭示时间和能量这两个基础物理参数间的关联。一个随机事件,比如抛硬币,其不可预测性稳定持续的。我们无法根据当前抛出的正反面来预测下次,或者下下次的结果。相对应的,一个混沌系统,例如气候,看起来混乱如随机过程,但它的不可预测性是随时间增长的。抬头看天就可以预测下一秒的天气。但是全人类最好的预报系统也难以精确预言几周、几月后的天气。时间越长,不准确性越高是混沌系统的特征。针对中国天眼FAST的丰富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菂研究员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分析构架“Pincus-Lyaponov相图”,得以量化爆发事件的随机性和混沌性,揭示了快速射电暴的时间-能量表现与地震和太阳耀斑等存在本质区别,这种差异挑战了快速射电暴的星震起源。基于全新的相图,团队发现快速射电暴在时间-能量二元空间上游走接近所谓的布朗运动,也就是表现出了高度的随机性。而同样不可预测的地震、太阳耀斑等却表现出远为显著的混沌性。快速射电暴的高度随机性可能由多种机制或者多个发射位置组合形成。杂志同期发表了快速射电暴领域理论专家美国内华达大学张冰教授的点评文章,称“这一创新方法促使理论家深入思考爆发现象的物理机制,从而进一步应用于FAST的大数据集合将检验其揭示的物理规律的普适性。”中国天眼FAST的强大观测能力结合创新的分析方法,能够深入刻画宇宙间的神秘爆发信号,有望最终揭示其起源。下图是快速射电暴在磁星表面产生的一个艺术想象。圆锥形尖刺则代表快速射电暴的多次爆发。尖刺的大小不一,反映了爆发能量的差异。爆发之间通过绿色线段相连,形成了一条随机漫步的路径,这象征着快速射电暴爆发的随机性。<!--[if gte vml 1]><![endif]--><!--[if !vml]-->这一工作于北京时间2024年04月12日,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综合性领军期刊《Science Bulletin》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scib.2024.02.010。
    2024-04-12
  • 国家天文台召开第四届职代会暨工代会第四次全体会议
    4月11日,国家天文台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台本部多功能厅召开,职工/工会会员代表,特邀代表近70人参加了会议。副台长、工会主席赵公博作为本次大会执行主席主持了大会。庄严的国歌后,大会正式开始。台长、党委副书记刘继峰代表台领导班子以《紧紧围绕抢占天文领域科技制高点 统筹推进国家天文台改革创新发展》为题,向大会报告国家天文台2023年度工作。副台长、工会主席赵公博代表工会委员会报告了国家天文台工会职代会2023年度工作;经费审查委员会主任苏彦报告了2023年度工会经费审查情况;提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林佳本介绍了本次大会提案征集情况和2023年度提案落实情况。党委书记汪洪岩通报了国家天文台2022年度评价分析报告有关事宜。    与会代表分成四个小组,结合年度工作报告、工会职代会工作报告、本次会议议案和职工代表提案,围绕全台改革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制度、职工权益、增强活力等方面开展了热烈讨论,对全台2023年取得的成绩感到振奋,对工会职代会2023年开展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各组代表进行了大会汇报交流。     大会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国家天文台2023年度工作报告》,以无记名投票差额选举的方式补选党委办公室、台务办公室主任朱明为工会委员。    大会对获得国家天文台2023年度工会积极分子的个人进行了表彰。    纪委书记欧云代表台领导班子讲话,对本次大会的圆满召开表示祝贺,对全台广大职工辛苦付出和取得的成绩表示感谢,充分肯定了全台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职工代表履职尽责的责任意识,对分组讨论形成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回应。欧云对职代会工会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希望继续加强思想引领,切实发挥好职代会作用;加强培训交流,提升职工代表的履职能力;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能干事善成事的群众工作队伍。希望各位职工代表继续围绕全台改革发展、科技创新、职工权益、增强活力等方面,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听取职工群众呼声意见,做到敢提案、会提案、提好案,积极建言献策,引领全台广大职工努力推进实施抢占科技制高点任务,为国家天文台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大会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圆满结束。
    2024-04-12
  • 国家天文台在南极内陆开辟新的观测波段
    近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在南极昆仑站的现场科考工作已经结束,部分科考队员已返回国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此次派出两名队员,在现场维护更新了能源通讯平台和三套台址监测设备,维护调试了南极红外双筒望远镜,并首次获得了近红外J、H双波段观测图像,同时还首次开展了南极内陆的低频射电天文观测。科考队员在望远镜塔架上工作本次台址监测设备包括昆仑视宁度监测仪KL-DIMM,昆仑分层气象塔KLAWS-2G,和昆仑云量极光监测仪KLCAM。目前,台址监测设备均正常工作。经国家天文台多年研发,昆仑站台址监测设备在南极极端环境下长期连续和无人值守运行,数据实时自动处理,已经初步演化为高可靠、具身智能的天文设备。它们已积累了多年的数据,为全面评估昆仑站天文台址条件奠定了基础。KLAWS-2G在昆仑站自2023年初恢复工作至今的连续气温数据两台冗余的KLCAM在昆仑站拍摄的图像(2024-02-27)南极红外双筒望远镜AIRBT是国家天文台与中山大学的合作设备,是昆仑站的首台近红外望远镜。自去年中国第39次南极科考队安装,已经积累了一年的近红外H波段的天光亮度数据,数据已由科考队员取回。此次的维护调整了最佳焦距,修复了J波段望远镜,在两个波段可以同时观测更暗的天体,不仅可以更精确地确定昆仑站近红外天光背景的台址条件,也可以进行近红外双色同时的时域天文研究。现场的南极红外双筒望远镜AIRBT和极昼期间的J和H波段图像。望远镜口径15cm,视场1.2度×1度。图像标出了亮星和极昼探测到的最暗的星本次科考期间,国家天文台在中山站至昆仑站内陆沿途进行了一系列低频射电天文的实验。首次全面测量沿途的低频电磁环境,完成了从内陆出发基地到昆仑站1260km内的超过80个点位的低频射电电磁环境监测,为未来的射电观测做台址测量的准备。同时,在距离中山站1050km处成功安装了宇宙黎明全天频谱仪AAS,并仍在该地进行长期观测。该装置为国际上首个在冰盖上实施的针对宇宙黎明/再电离时期研究的观测装置,将有助于解析早期宇宙演化的信息。宇宙黎明全天频谱仪AAS此次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天文台台资助研究项目和中山大学学科建设项目的资助。南极天文的发展一直得到自然资源部下属的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鼎力支持,和昆仑站队全体队员的帮助。
    2024-02-2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