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 詹文龙赴藏考察国家天文台阿里天文基地
    詹文龙听取了国家天文台西部选址团组首席科学家姚永强关于近十年选址研究结果、基地筹建进展及望远镜建设计划的报告,了解了阿里地区的天文气候和地形条件所具备的优势,并亲自登上10米观测塔详细查看周边地形。 阿里地委、行署在狮泉河镇安排会见天文考察团。 詹文龙对阿里地委、行署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对阿里地委协调打通登山道路予以高度评价,希望今后能对国家天文台建设用地和电力网络方面继续给予支持。 阿里行署专员达瓦扎西称赞国家天文台长期以来在阿里艰苦选址所做的工作,并针对阿里天文基地在土地划拨、电力接驳、电信网络方面的需求做出了具体指示。 阿里行署副专员高巴松、行署秘书长张定成、地委副秘书长李玉健、行署副秘书长强巴泽仁,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成都分院相关领导参加有关活动。
      8月28日至9月1日,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等一行领导赴西藏考察。8月30日,詹文龙一行由西藏自治区办公厅副秘书长李秀珍、科技厅高新处处长俞宏文陪同视察了国家天文台在建的阿里地区海拔5100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初具规模。 
      詹文龙听取了国家天文台西部选址团组首席科学家姚永强关于近十年选址研究结果、基地筹建进展及望远镜建设计划的报告,了解了阿里地区的天文气候和地形条件所具备的优势,并亲自登上10米观测塔详细查看周边地形。詹文龙指出,阿里地区具备丰富的可供天文与空间探测设备选择的地形条件,院基础科学局、国家天文台应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规划利用西部天文资源,形成更大的学科布局,开创中国西部天文与空间综合观测基地。詹文龙勉励国家天文台选址人员抓住机遇,再接再厉,把当前的工作做扎实,为后期大型天文望远镜建设创造条件。 
      阿里地委、行署在狮泉河镇安排会见天文考察团。詹文龙对阿里地委、行署的长期支持表示感谢,对阿里地委协调打通登山道路予以高度评价,希望今后能对国家天文台建设用地和电力网络方面继续给予支持。阿里地委书记万超岐明确表示,阿里地区将全力支持高科技天文台建设,逐步打造阿里科学城,推进广泛的科普教育活动。阿里行署专员达瓦扎西称赞国家天文台长期以来在阿里艰苦选址所做的工作,并针对阿里天文基地在土地划拨、电力接驳、电信网络方面的需求做出了具体指示。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和党委书记刘晓群表示,将积极组织建立阿里天文科普基地,为西部地区全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做出贡献。 
      阿里行署副专员高巴松、行署秘书长张定成、地委副秘书长李玉健、行署副秘书长强巴泽仁,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成都分院相关领导参加有关活动。
    2011-09-05
  • 曹健林副部长一行参加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仪式
    随后曹副部长等领导参观了羊八井观测站并听取了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俊杰研究员对观测站及望远镜的介绍。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国内多家单位与德国科隆大学合作于2009年起进行羊八井天文观测站的建设和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即原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的技术拆卸和安装工作。 经过两年来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组及德国科隆大学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将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海拔3100米Gornergrat的3米口径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技术拆移至中国西藏当雄县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同时该望远镜归属于国家天文台及中国天文界。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及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的落成进行了报道。   8月17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仪式在海拔4300米的西藏羊八井举行。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西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秀珍以及科技部各相关司、西藏自治区政府相关机构、国家天文台的领导参加了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由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主持,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致欢迎辞。曹健林副部长、李秀珍副秘书长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严俊台长和马胜杰厅长为“西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联合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暨“国家天文台-西藏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揭牌。随后曹副部长等领导参观了羊八井观测站并听取了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首席科学家王俊杰研究员对观测站及望远镜的介绍。曹副部长指出,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的建设对中国天文界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促进亚毫米波天文研究,更能为将来中国自主研制亚毫米波望远镜提供经验和基础,要求尽快组织国内各相关技术研究机构人员到羊八井来参观学习,争取尽快建造出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亚毫米波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国内多家单位与德国科隆大学合作于2009年起进行羊八井天文观测站的建设和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即原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的技术拆卸和安装工作。亚毫米波天文台台址要求极为严格,主要要求台址上空大气中水汽含量小而稳定,所以亚毫米波天文台一般应设在海拔4,000米以上。中国西藏地区有潜在很好的观测亚毫米波的台址,考虑到经费投入、台址测量数据和交通后勤等可行性因素,经过征求国内外专家多方意见并综合评估,认为与其它地区相比,羊八井不仅有初步的台址监测数据,还有较好的后勤保障。综合考虑,羊八井是目前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的最佳台址。经过两年来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组及德国科隆大学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成功将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海拔3100米Gornergrat的3米口径KOSMA亚毫米波望远镜技术拆移至中国西藏当雄县海拔4300米的羊八井,同时该望远镜归属于国家天文台及中国天文界。这将是中国第一架可用于常规天文观测的亚毫米波望远镜,也是目前北半球台址海拔最高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建成后的羊八井天文观测站也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建于西藏的第一个专业天文台站。 
      由于在宇宙中占很大比例的分子气体和尘埃的电磁波发射都落在亚毫米波波段,因此对这一波段的天文观测研究意义重大。由于亚毫米波镜面、接收机等许多系统的建造技术难度极大,而且对台址条件要求很高,所以世界上运行中的亚毫米波望远镜及亚毫米波天文台数量很少,我国目前尚没有可提供给天文学家进行常规观测的亚毫米波望远镜。而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面、背架及相应的接收机系统均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它不仅可推动我国天文界在亚毫米波天文学领域的研究,还可能成为中国未来重大科学工程计划中的南极或青藏高原大型亚毫米波望远镜项目的试验平台及人才培养平台。预计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于2011年底可以开始试观测运行。 
      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建筑的主体为外方内圆的格局,即放置望远镜的圆顶居于建筑中心,附属建筑围绕圆顶四周,象征天圆地方、人类与宇宙的相互融合,紧密相依。中外科学家将在这里进行恒星形成区的亚毫米波天体物理观测研究工作,同时与其他学科研究人员合作进行高能物理及大气物理的交叉学科研究工作。 
      此外,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内除了这架亚毫米波望远镜外,还有与台湾、香港及国内院校合作正在建设的光学、红外及紫外望远镜,西藏羊八井观测站将成为国家天文台在西藏的一个多波段天文观测基地。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对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及中德亚毫米波望远镜的落成进行了报道。 

     
      曹健林副部长、李秀珍副秘书长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西藏羊八井观测站揭牌

     
      严俊台长和马胜杰厅长为“西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联合天体物理重点实验室”
      暨“国家天文台-西藏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揭牌

     
      参加揭牌仪式领导合影 
    2011-08-19
  • 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视察国家天文台阿里天文基地
    曹部长一行领导努力克服连日来的高原反应和旅途劳顿,在阿里天文基地逐一查看了各项设施,听取了西部天文选址团组首席研究员姚永强和台湾大学教授孙维新关于基地建设的进展汇报,同时对西部天文选址项目的科学目标和近十年来艰苦的高原野外选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西藏自治区政府和阿里地区行署为曹部长一行赴藏天文考察团制定了周到细致的接待工作方案。 陪同考察的地方领导有,阿里地委书记(人大地工委主任)万超岐、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彭措、行署副专员洛桑、行署秘书长张定成、地委副秘书长李玉健、行署副秘书长晏松清、行署接待处处长马荣梅、地区科技局项目科长。 曹部长秘书孟徽、国家天文台应用天文研究部主任姚永强在赴藏视察中全程陪同,国家天文台选址工程师周云贺和台湾大学孙维新教授在阿里天文基地现场陪同视察与汇报。
      8月16日,中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基础司司长张先恩、遥感中心主任廖小罕、高新司副司长杨显武、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马林英,在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党委书记刘晓群、副台长郝晋新、中科院基础科学局副处长薛艳杰的陪同下,一行20人视察了国家天文台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海拔5100米的光学红外天文观测基地。 
      曹部长一行领导努力克服连日来的高原反应和旅途劳顿,在阿里天文基地逐一查看了各项设施,听取了西部天文选址团组首席研究员姚永强和台湾大学教授孙维新关于基地建设的进展汇报,同时对西部天文选址项目的科学目标和近十年来艰苦的高原野外选址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曹部长在视察过程中详细询问了阿里天文基地及周边的地形环境、天文气象条件和近期望远镜建设计划,鼓励国家天文台选址项目人员再接再厉,在实施世界一流天文台址科学评价监测的同时,积极开展具有国际显示度的天文前沿观测研究,推动大型国际合作望远镜的建设。曹部长对西藏阿里地区地委、行署长期以来的支持与协助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感谢,希望国家天文台在发挥西部地域优势创建高科技研究与应用平台的同时,积极组织天文科普教育活动,带动西部地区全社会科学知识水平的提高。 
      西藏自治区政府和阿里地区行署为曹部长一行赴藏天文考察团制定了周到细致的接待工作方案。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甲热?洛桑丹增在拉萨会见天文考察团,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李秀珍、自治区科技厅厅长马胜杰、副厅长孙玉明、西藏大学副校长陈建龙出席会见。李秀珍副秘书长和孙玉明副厅长陪同曹部长等科技部领导赴阿里视察。陪同考察的地方领导有,阿里地委书记(人大地工委主任)万超岐、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彭措、行署副专员洛桑、行署秘书长张定成、地委副秘书长李玉健、行署副秘书长晏松清、行署接待处处长马荣梅、地区科技局项目科长巴桑次仁等。曹部长秘书孟徽、国家天文台应用天文研究部主任姚永强在赴藏视察中全程陪同,国家天文台选址工程师周云贺和台湾大学孙维新教授在阿里天文基地现场陪同视察与汇报。
    2011-08-19
  • 白春礼率团访问巴西和阿根廷
    应巴西科学院院长Jacob Palis教授、巴西科技部部长Aloizio Mercadante博士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率中科院代表团于8月初对巴西和阿根廷进行访问。 在阿根廷,白春礼一行访问了阿根廷最具权威和影响的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CONICET),国家核能委员会纳米中心和天体物理研究所和圣胡安大学。 该会十分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特别希望中科院能够更多地支持阿根廷优秀学者到中国开展合作研究。 此次访问阿根廷,经过代表团不失时机的努力,积极沟通联邦政府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大学,促成了中科院、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国立圣胡安大学和州政府四方就共建和运营40米射电天文望远镜达成共识,并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应巴西科学院院长Jacob Palis教授、巴西科技部部长Aloizio Mercadante博士的邀请,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率中科院代表团于8月初对巴西和阿根廷进行访问。 
      在巴西期间,代表团出席了第四届巴西创新大会,白春礼作题为“中国科技创新”的报告,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我国和中科院在科技发展和创新方面的成绩和经验,客观分析了面临的挑战。该创新大会由巴西科技部主办、巴西工业联盟具体承办,700多位代表参会。 
      在阿根廷,白春礼一行访问了阿根廷最具权威和影响的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CONICET),国家核能委员会纳米中心和天体物理研究所和圣胡安大学。CONICET是阿根廷政府科研和资助机构,下属有150个规模在40至50人的联合研究中心和研究所,有6500多名研究人员。该会十分希望进一步加强与中科院的合作,特别希望中科院能够更多地支持阿根廷优秀学者到中国开展合作研究。白春礼在介绍中科院的基本情况外,特别希望该机构能够参与在阿圣胡安省拟建的40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工作,同时希望该机构为我学者赴阿签证方面提供最大可能的帮助,以培育中阿科技合作的土壤和基础。 
      此次访问阿根廷,经过代表团不失时机的努力,积极沟通联邦政府科研机构、地方政府和大学,促成了中科院、阿根廷国家科学技术理事会、国立圣胡安大学和州政府四方就共建和运营40米射电天文望远镜达成共识,并联合签署合作备忘录。 
      白春礼一行此次专程前往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南美人造卫星激光测距站(Satellite Laser Ranging, SLR),看望一线工作人员,并指出该激光测距站依托阿根廷良好的地理、天文条件,取得了良好的开端,希望通过各方的共同努力,把40米射电望远镜建设好、运行好,使之成为我国和中科院国际合作走出去的典范,并为下一步深度国际合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白春礼亲笔题词鼓励中阿科研人员:“中阿合作结硕果,测地观天惠全球”。(中国科学院网站)

      白春礼为国家天文台阿根廷台站题词并与科研人员合影
    新华社相关报道:中国计划在阿根廷安装大型天文望远镜
    2011-08-11
  • 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于2012年8月在北京召开
    8月6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于2012年8月2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 詹文龙指出,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能够让更多的天文学家切实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与进步,对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必将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国际天文界最重要的学术和工作会议,被称为天文界的奥林匹克。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中国天文学会为中国首次成功赢得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主办权。   
    发布会现场
      8月6日,中国科学院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在北京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由中国天文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承办的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将于2012年8月20日至3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王春法,中国天文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崔向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等出席发布会,分别介绍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背景、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筹备工作进展、中国天文学发展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办公厅主任李婷主持发布会。 
      詹文龙表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13年来,我国天文学在观测研究、装置建设和技术发展以及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等方面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目前,天文学研究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以暗物质、暗能量为代表的重大科学问题,很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未来十年,中科院一方面将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天文研究机构,另一方面将致力于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天文观测网络,同时为国家战略需求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詹文龙指出,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在北京召开,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能够让更多的天文学家切实地了解中国和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与进步,对促进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天文学的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此次大会也将为中国天文界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有利于加深与国际同行的了解与合作,拓展合作的领域,丰富合作的形式。必将对我国天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春法指出,90多年前,在“五四”运动推动下,中国现代天文学的先驱者们积极倡议成立了中国天文学会。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天文学会大力推动天文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活动,广泛开展天文观测等科学普及工作,积极参与各项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获得国际同行广泛好评。他表示,相信大会将为世界各国天文学家搭建一个高水平的研讨交流、合作共享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一场弘扬科学精神、传播天文知识的科普盛筵,为提高全民族科学素质、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崔向群院士介绍说,第28届IAU大会筹备委员会、国家组委会、地方组委会已经成立,大会官方网站(http://www.astronomy2012.org/)已经开通,其注册系统将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开放。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简称IAU)成立于1919年,是国科联(ICSU)的25个科学联合会成员之一,其宗旨是组织国际学术交流,推动国际协作,促进天文学的发展。该组织现有国家会员70个,个人会员10077人。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每三年举办一次,是国际天文界最重要的学术和工作会议,被称为天文界的奥林匹克。 
      2006年8月,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中国天文学会为中国首次成功赢得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的主办权。届时,全球约3000名天文学家将齐聚北京,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前沿热点与发展趋势,内容涉及天文各分支学科和相关的交叉学科。除全体大会外,将举行8个大型专题学术讨论会,25个小型联合研讨会以及4个大型邀请报告。会议期间还将进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组织机构的换届选举等工作。(中国科学院网站)
      《光明日报》相关报道: (1) 我国明年将首次承办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
                  (2) 南极最高点将立起中国天文台
    2011-08-11
  • “滕州星”命名仪式在山东省滕州市举行
    8月1日,“滕州星”命名仪式在山东省滕州市国防科技教育城隆重举行。 经国家天文台提名,2011年6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通报》第75352号向国际社会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第8529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滕州星”。 在命名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郑晓年宣读了“滕州星”命名公报。 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向滕州市颁发了“滕州星”命名证书和“滕州星”轨道运行图铜牌。 滕州市市委书记王忠林向国家天文台赠送了“墨子铜像”纪念礼品。 王忠林在仪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对“滕州星”的正式命名表示热烈祝贺。 他说,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 刘晓群书记代表国家天文台向滕州市获得“滕州星”这项国际社会公认的崇高荣誉表示热烈祝贺。   8月1日,“滕州星”命名仪式在山东省滕州市国防科技教育城隆重举行。“滕州星”是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4年9月12日在河北省兴隆县发现,临时编号为1994 RC25,国际永久编号为第85293号。经国家天文台提名,2011年6月15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通报》第75352号向国际社会公告,将国际永久编号为第8529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滕州星”。 至此,滕州市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以城市名命名小行星的县级市。 
      在命名仪式上,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副台长郑晓年宣读了“滕州星”命名公报;BATC团组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周旭介绍了 “滕州星”的相关情况;党委书记、副台长刘晓群向滕州市颁发了“滕州星”命名证书和“滕州星”轨道运行图铜牌;滕州市市委书记王忠林向国家天文台赠送了“墨子铜像”纪念礼品。 
      王忠林在仪式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对 “滕州星”的正式命名表示热烈祝贺。他说,小行星命名是一项国际性的、永久性的崇高荣誉。“滕州星”的命名,对于更好地传播滕州优秀历史文化,进一步宣传滕州、推介滕州,提升滕州的知名度、美誉度,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下一步,全市上下要以国防科技教育城开馆和“滕州星”的命名为契机,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帮助下,进一步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凝聚起来,把“爱我家乡、振兴滕州”的热情和干劲更好地激发出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拼搏进取,努力创建科学发展示范区、争当全省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繁荣昌盛、文明富裕、安定和谐的幸福滕州,使滕州真正成为一颗耀眼夺目的璀璨新星。 
      刘晓群书记代表国家天文台向滕州市获得“滕州星”这项国际社会公认的崇高荣誉表示热烈祝贺。他说,“滕州星”的命名使“滕州”这两个饱浸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大字永久写入了太空。“滕州星”将承载着“兼爱包容、诚实守信、开放创新、敢为人先”的新时期“滕州精神”,永远遨游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伴随着滕州市和滕州人民不断走向新的繁荣。他祝愿滕州市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抓住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打造宜商宜居宜游的滕州品牌,继续成为我国中小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的排头兵。同时,希望以“滕州星”为纽带,将国家天文台与滕州市更加紧密联系起来,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共创新时期的新辉煌。

    刘晓群向滕州市颁发“滕州星”轨道运行图铜牌

    郑晓年宣读“滕州星”命名公报

    周旭介绍“滕州星”相关情况
     
    2011-08-05
  • 国家天文台举办中德合作银道面巡天项目总结评议暨成果发布会
    7月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了中德合作银道面巡天项目总结评议暨成果发布会。 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赵刚主持。 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首先代表国家天文台对中德合作巡天项目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合作小组成员在巡天系统的搭建、调试和观测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以及巡天项目取得的科学成果给予了肯定。 随后中德合作巡天项目中方负责人、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与弥漫介质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韩金林从合作巡天初期的策划、困难重重的实施过程、5年的辛勤观测、繁杂反复的数据处理和大量优秀的科研产出等几方面详尽介绍了中。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和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正式发布了6厘米巡天的天图。
     
      7月1日下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举办了中德合作银道面巡天项目总结评议暨成果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有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主任陈乐生,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欧洲合作处副处长房强,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处长彭良强、副处长薛艳杰,中科院动物所副所长李志毅,原中国驻德使馆科技官员、现中科院理化所副所长赵震声。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前副局长葛明义也应邀出席了发布会。 
      会议由国家天文台党委副书记赵刚主持。国家天文台副台长郝晋新首先代表国家天文台对中德合作巡天项目的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合作小组成员在巡天系统的搭建、调试和观测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的精神以及巡天项目取得的科学成果给予了肯定。随后中德合作巡天项目中方负责人、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与弥漫介质研究团组首席研究员韩金林从合作巡天初期的策划、困难重重的实施过程、5年的辛勤观测、繁杂反复的数据处理和大量优秀的科研产出等几方面详尽介绍了中德合作银道面巡天项目。此次中德合作巡天项目不但揭示了银河系弥漫射电辐射的特征,还发现了一批非常少见的法拉第屏结果,以及两个新的超新星遗迹。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邱华盛和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刘晓群正式发布了6厘米巡天的天图。在随后的致词中,邱华盛副局长表示,6厘米巡天项目所取得的丰富和优秀的科研产出使我印象深刻,我们一直非常重视和支持中德合作项目,并欢迎和鼓励这类合作研究项目的开展。彭良强处长指出,中德合作巡天项目的成功完成取决于三个条件:基金委和天文台等部门的大力支持是巡天项目成功的保障,中德科学家的良好合作精神是巡天项目成功的基础,合作小组成员的刻苦努力是成功的关键 。原中国驻德使馆科技官员,现理化所副所长赵震声首先祝贺韩金林研究员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巡天项目中所取得的突出科技成果,他回忆说,当年在德国见到韩金林时,他还是年轻的博士后,但10年后,韩金林研究员已取得了很多国际公认的研究成果。他勉励青年研究人员踏实努力,积极创新,在科研的道路上取得新的成就。原国际合作局副局长葛明义回忆了当初中德合作巡天小组的策划和建立过程,也对韩金林研究员在该项目上取得的成果表示了由衷的祝贺。基金委中德科学中心主任陈乐生在发言中对中德合作巡天项目在有限的支持下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了表扬,并表示,今后基金委将会大力支持这类科研项目的进行。 
      国家天文台此次成果发布,吸引了国内媒体的关注。新华网于当日对中德合作巡天总结和成果发布会进行了报道(相关链接),并得到多家新闻网站的转载。科学时报在7月18日的头版刊登了报道《中德合作完成银道面射电巡天》。此外中国科学院院刊也对此次发布会进行了报道。
    2011-07-25
  • 国家天文台喜获中科院京区职工“科学杯”男子篮球比赛冠军
    中国科学院京区职工“科学杯”男子篮球赛于7月2日至18日在中关村篮球场举行,国家天文台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顽强拼搏,最终夺得了比赛冠军。 此次比赛,得到了台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台党委和工会的大力支持。 本届篮球赛共有38支代表队参加,分为三个赛段进行。 在经历了“死亡之组”的小组循环赛,第二阶段险胜上届冠军队伍之后,队员们比赛热情持续高涨。 随着比赛的推进,国家天文台篮球队一路凯歌,与其他7支队伍一起进入了比赛第三阶段--交叉淘汰赛。 胜利属于你们,历时半个多月的比赛,年轻的脸庞留下青春的汗水! 自信属于你们,比赛有苦有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 希望也属于你们,在你们的激励下,国家天文台的年轻人又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
      中国科学院京区职工“科学杯”男子篮球赛于7月2日至18日在中关村篮球场举行,国家天文台篮球队一路过关斩将,顽强拼搏,最终夺得了比赛冠军。 
      此次比赛,得到了台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台党委和工会的大力支持。赛前两个月,从台篮球协会中挑选了14员猛将组成参赛队伍。经过一个半月的刻苦训练和赛前准备,队员们培养了感情,增进了默契,也统一了思想,无论成绩如何,要打出国家天文台的气势,展现国家天文台的风采和实力。 
      本届篮球赛共有38支代表队参加,分为三个赛段进行。在经历了“死亡之组”的小组循环赛,第二阶段险胜上届冠军队伍之后,队员们比赛热情持续高涨;在对手实力不断增强,比赛强度持续加大,体能消耗增加的压力下,队员们越战越勇。随着比赛的推进,国家天文台篮球队一路凯歌,与其他7支队伍一起进入了比赛第三阶段--交叉淘汰赛。 
      为了继续打出好成绩,队员们通过赛前召开技战术交流会,观察对手技战术特点,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技战术策略;赛时及时调整战术,发挥我队特点及优势,控制比赛节奏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取得可喜成绩,并最终在决赛场上战胜了卫冕冠军,夺得了此次篮球比赛的第一名。 
      胜利属于你们,历时半个多月的比赛,年轻的脸庞留下青春的汗水!自信属于你们,比赛有苦有累,经历风雨才能见到美丽的彩虹!希望也属于你们,在你们的激励下,国家天文台的年轻人又有了更多前进的动力!带着胜利的喜悦,自信的笑容,以及团结合作,勇夺第一的精神,我们携手走向希望的明天。 

    积极争抢

    热情的啦啦队

    上篮合集
     
     
    2011-07-20
  • 李志刚一行考察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站
    7月6日至7日,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李志刚一行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的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站,实地考察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等工程实施情况,现场了解明安图观测站的建设规划。 陪同考察的有院监察审计局局长李定、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计划财务局副局长曹凝、基本建设局副局长邢淑英和相关部门人员,正镶白旗人大主任阿拉滕花、政协主席朝鲁、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白泉等当地领导,以及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副台长郝晋新、项目组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 项目汇报会现场。   7月6日至7日,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中国科学院党组成员李志刚一行来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正镶白旗的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站,实地考察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等工程实施情况,现场了解明安图观测站的建设规划。陪同考察的有院监察审计局局长李定、基础科学局局长刘鸣华、计划财务局副局长曹凝、基本建设局副局长邢淑英和相关部门人员,正镶白旗人大主任阿拉滕花、政协主席朝鲁、旗委常委、政府副旗长白泉等当地领导,以及国家天文台书记刘晓群、副台长郝晋新、项目组人员和相关部门人员。 
      在明安图观测站项目施工现场,李志刚等听取了项目负责人颜毅华研究员、杨世模研究员的项目研制进展汇报和明安图观测站整体建设规划汇报,详细询问了日像仪低频阵等项目集成安装和调试的情况,对项目组科技人员在艰苦环境里克服各种困难,保证项目研制按计划顺利进行,并在项目调试过程中取得了初步观测结果表示赞扬和肯定。并且强调,日像仪对于进一步提升我国太阳物理研究的水平将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在保证工程建设按时优质完成的同时,要尽早组织队伍做好相关科学研究工作。同时指出,明安图观测站的建设要做好长远规划,分步实施,尽可能将配套设施建设得好一些,为科技人员提供较好的科研环境。 
      最后,李定局长即席赋诗“梦里萦回三旋臂,蓦然来到明安图;草原密布八卦阵,这拨羊群世界殊”,表达了对“新一代厘米-分米波射电日像仪”项目在建成后能够取得重要科学成果的殷切期望。

     
      项目汇报会现场

     
      实地考察
    2011-07-13
  • 中德合作银道面射电巡天完成,新疆25米射电望远镜发现超新星遗迹
    中德合作银道面射电偏振巡天是利用新疆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在6厘米波段(频率为5 GHz)对银河系平面附近天区进行巡视和偏振测量。 国家天文台和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合作,历时十年,完成了巡天观测,测量了银河系弥漫的偏振辐射和一大批天体的物理性质,发现了两个大的超新星遗迹。 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与弥漫介质团组首席研究员韩金林博士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所长(现为荣誉所长)Richard Wielebinski教授在2001年商定合作进行银河系的磁场研究。 利用我国新疆天文台南山站2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在6厘米波段开展银河系射电偏振巡天,可以与德国100米望远镜在21厘米波段进行的银道面射电巡天结果进行比对研究。 该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天文实测能力,还促进了我国射电天文技术的进步。   中德合作银道面射电偏振巡天是利用新疆天文台25米射电望远镜首次在6厘米波段(频率为5 GHz)对银河系平面附近天区进行巡视和偏振测量。国家天文台和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合作,历时十年,完成了巡天观测,测量了银河系弥漫的偏振辐射和一大批天体的物理性质,发现了两个大的超新星遗迹。 
      国家天文台致密天体与弥漫介质团组首席研究员韩金林博士和德国马普射电天文研究所所长(现为荣誉所长)Richard Wielebinski教授在2001年商定合作进行银河系的磁场研究。利用我国新疆天文台南山站2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在6厘米波段开展银河系射电偏振巡天,可以与德国100米望远镜在21厘米波段进行的银道面射电巡天结果进行比对研究。在中国科学院与德国马普学会合作伙伴小组的框架协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德合作伙伴小组通过努力,在德国研制了接收机和后端设备,安装到新疆天文台25米望远镜上。在新疆天文台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巡天项目共观测了约4500小时,覆盖了银道面银经10度到230度、银纬正负5度之间共2200平方度的天区,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利用陆基望远镜开展的银道面偏振巡天中观测频率最高的大范围巡天项目。 
      银河系中的恒星之间弥漫着稀薄的星际介质,包括磁场,电子和原子气体等,它们的法拉第旋转效应会对电磁波产生影响,但对高频波段电磁波的影响较小,因此该项目的偏振巡天观测与国外之前的低频波段的巡天相比,能够更好地揭示银河系更大范围的内在磁场和辐射特征。中德合作小组利用该巡天数据研究了银河系的弥漫射电辐射特征,得到了一批用世界上大望远镜无法得到的完整图像,例如,大量恒星诞生时产生的紫外光子电离周围气体形成的电离氢区,恒星死亡后超新星爆炸扫过星际介质时形成的超新星遗迹,还发现一批非常少见的具有很强规则磁场热气体团块,研究了它们的电子密度和磁场强度等物理信息。由于6厘米波段的新数据对确定天体目标的性质非常关键,利用巡天观测数据,该小组否定了前人错误证认的两个超新星遗迹G166.2+2.5 (OA 184)和G192.8-1.1 (PKS 0607+17),并通过仔细分析巡天数据,发现了两个新超新星遗迹G178.2-4.2和G25.1-2.3,大小都有1°多,这是中国人首次利用国内望远镜和自己的数据发现的超新星遗迹。而国际天文界经过几十年努力,目前仅仅探测到270多个。 
      目前为止,中德合作项目已经完成和发表论文23篇,基本都发表在国际顶级天文期刊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上,其中两篇文章还被推荐为当期的亮点文章。该合作项目不仅提升了我国的天文实测能力,还促进了我国射电天文技术的进步。在利用6厘米巡天数据进行的各种研究工作中,培养了5名天体物理博士。

     
    图1. 利用新疆天文台25米望远镜由中德合作观测得到的银道面偏振巡天全景图

     
    图2. 新疆天文台25米望远镜发现的两个新超新星遗迹G178.2-4.2 (左)和G25.1-2.3 (右)
    2011-07-01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