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新闻

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2-03-30

  3月18日至20日,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学术年会暨学术委员会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学部常务副主任汲培文、天文处处长董国轩、项目主任刘庆忠,中国科学院基础科学局天文力学空间科学处副处长薛艳杰等出席会议。实验室科研人员、研究生和部分返聘职工,以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等单位的知名学者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副台长郑晓年、副台长郝晋新以及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也应邀参加。

  与会领导对实验室在过去一年所取得的各项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对实验室下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科学目标为牵引,完善顶层设计,做到“定位明确,结构合理,优势理清,重点突出”;加强科研队伍建设,采取切实措施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人才,围绕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光谱巡天计划开展运行维护和科学预研工作,为LAMOST正式光谱巡天做好准备;加强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学术交流,依托国家重大科学基础设施LAMOST,发挥自身在“院校共建”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争取早日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序列。

  本次会议主要围绕实验室两大主要研究方向“银河系结构与演化”和“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组织了18个科学报告,深入探讨能够基于LAMOST巡天数据开展的前沿科研课题,交流和激发新的科研想法。实验室主任赵刚做了实验室年度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实验室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并提出了2012年的工作计划及未来发展规划。实验室副主任赵永恒介绍了LAMOST先导巡天工作进展,截止报告时已发布36.7万条光谱;实验室副主任周旭介绍了配合LAMOST正式光谱巡天的南银冠U波段测光巡天工作进展,其极限星等比SDSS暗近2个星等;实验室副主任邓李才介绍了LAMOST银河系巡天计划和银河系先导巡天进展,并提出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和与会人员讨论。光学天文研究部总工程师姜晓军介绍了实验室2.16米等中小型望远镜的技术维护和升级改造以及望远镜和CCD技术研发等工作进展。此外,部分实验室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等就实验室2011年度推动实质性国际合作和相关科研领域所取得的进展做了相关报告。整个年会讨论热烈,学术气氛活跃。

  此次年会期间,还召开了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这也是根据相关评估反馈意见和申请国家重点实验室需要召开的调整后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常务副主任严俊、副主任吴岳良、委员褚耀泉、韩占文、高煜、赵刚、赵永恒、周济林等出席了会议,实验室科研骨干周旭、詹虎、姜晓军等列席参加。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实验室定位,认真分析了实验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深入讨论了实验室在科研队伍建设、与高校共建、管理等方面已有的基础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确立了有计划、有步骤地尽快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目标。

  2011年度,实验室涌现出一批工作突出的青年工作者,为了鼓励先进,激励全体成员拼搏创新,实验室首次评选出5位“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获奖者:徐岩、李荫碧、白仲瑞、张天萌、王金虎),并评选出3位“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提名奖获得者(获奖者:高长军、贾磊、曹子皇)。在学术年会期间,实验室举行了颁奖仪式,实验室主任赵刚宣布获奖名单,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奖者颁奖。

  颁奖仪式结束后,举行了短暂而温馨的联欢活动,与会领导与实验室成员亲切互动。在婉转的歌声和愉悦的舞步中,成员们彼此传达着团结、融洽、平实、温暖的协作氛围。最后,一曲《明天会更好》表达了实验室全体成员携手共建实验室美好明天的信心、决心和激情。

严俊台长讲话

汲培文主任讲话

实验室主任赵刚作2011年度主任工作报告

从左至右,实验室副主任赵永恒、周旭、邓李才和光学天文研究部总工程师姜晓军作相关报告

              实验室部分学术带头人和科研骨干报告相关科研和国际合作研究进展         (左至右:薛随建、詹虎、罗阿里、吴宏、王益萍)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

实验室主任赵刚宣布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和获得提名奖的获奖人员名单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的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左至右:徐岩、李荫碧、林潮、白仲瑞、张天萌、王金虎)

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林潮为获得“中国科学院光学天文重点实验室2011年度优秀青年工作者”提名奖的获奖人员颁发荣誉证书(左至右:高长军、贾磊、林潮、施建荣(代曹子皇))

联欢瞬间

与会人员合影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