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综合新闻

档案里的科学家——王绶琯院士

发表日期:2021-06-08来源:放大 缩小

  如果天文学要发展,得有一批人醉心于天文学的人。 

  我心里觉得我能够做我喜欢的工作,我还是心存感激的。 

  王绶琯,1923年生于福州,英国留学期间,一个偶然的巧合,转行干起了天文研究,开始了他长达70年的天文之旅。 

  1953年,王绶琯应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先生的邀请,回到祖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天文队伍薄弱,设备简陋,观察研究手段十分落后。而彼时的国际天文界,射电天文正处于急剧上升阶段。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吴有训提出,以中苏联合观察队为契机,建立自己的射电天文研究队伍。1958年,王绶琯从上海调到北京,在京郊沙河镇扎下来,开始筹建北京天文台的射电天文部分。 

  在天文光学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大口径和大视场不可兼得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经过长时间研究,王绶琯与苏定强等提出建设“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简称LAMOSTLAMOST建起以后,获取的光谱数已到达1500万条,是全世界所有光学望远镜获取光谱总数的两倍还多,中国天文学家利用这些光谱数据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科研高峰。 

  王绶琯不仅是一位天文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科普教育专家。1998年,已届古稀之年的王绶琯联名60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科技专家倡议组织并成立了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即使八九十岁高龄去中小学还去做科普,用他的言传身教来启发学生的兴趣。 

  痴迷天文七十余载,一次次新探索的背后是他对祖国的拳拳之心。2021128日,王绶琯与世长辞。遥望星空,编号为3171的“王绶琯星”却依然闪耀。研究天文的后继者们说,那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