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于9月15日至25日展开,由中国科协等21部门联合主办,围绕“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协力建设科技强国”主题,涵盖展览、报告、网络科普等多种形式,旨在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全国科普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设立,每年9月第三个公休日举办。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作为国家级天文科学研究中心,积极参与,组织开展了系列天文科普活动。
18日,国台参与了由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2024年全国科普日主场前沿科技资源科普转化主题交流活动”。上午,国台副研究员钱磊就“FAST的科学与科普”同与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下午,国台研究员闫宏亮作了关于天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有关情况的报告,报告在新华网、央视频等媒体平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得到了广泛好评。19日,国台组织了天文研究领域科普创新实践典型经验分享活动,对科普日期间活动组织、当前重大科技设施开放等开展交流。
图1 钱磊副研究员介绍《FAST的科学与科普》
图2 闫宏亮研究员介绍郭守敬望远镜(LAMOST)
21日,2024年怀柔区全国科普日科普荟在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拉开帷幕,吸引万余市民参与。国台作为怀柔科技馆联盟成员,携专业太阳望远镜亮相,让公众尤其是青少年近距离观测太阳表面,感受天文观测的魅力,同时,国台还向公众赠阅《中国国家天文》杂志,普及天文知识,激发科学兴趣。
图3 怀柔科普大集上公众在我台展台打卡并领取杂志
图4 邱鹏高级工程师指导公众通过专业太阳望远镜进行观测
2024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中,国家天文台以天文视角和丰富的科普资源,展示了我国天文科技的最新成果,激发了社会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宇宙探索的热情与向往。展望未来,国家天文台将加强与天文界高校与科研院所合作,通过丰富的天文科普内容,激发公众对宇宙的好奇心与探索欲,共同推进天文科普事业繁荣发展,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贡献天文力量。
附件下载: